.jpg)
从趋势到 震荡再到 马丁,我在 外汇交易中走了很多弯路。
按时间顺序排列。
1顺势而为 突破性进入 策略看了很多文章后确定的第一个完整的交易策略:定义两个 级别,大级别和小级别,当小级别位于大级别边上时,如果转到并突破前一个极端后回调进场。
百分比止损,止损位是小级别转折时的转折点。
进场,进场。
顺势交易的第一种模式,在趋势明显的时候 很容易赚钱,波动的行情会持续 亏损。
最麻烦的是无法应对大规模的V型反转,亏损时被逆市以3:1甚至4:1的浮动盈亏比止损,很烦人。
试着改进,加了机动保护,却发现该赚的没赚到,该亏的还是亏了。
复盘和实战都证实了这是一个长期亏损佣金的交易策略,所以我放弃了。
2赌博式固定 区间突破交易当时,我想到了一个逻辑。
任何品种都不可能永远在一个范围内来回走动。
总是要突破的。
很简单,突破买入,按1:1的比例平仓。
但显然,区间突破会有反复,一比一的盈亏不足以弥补失败的损失,所以我引入了马丁策略...当时天不怕地不怕,每天赚1%,持续了2个月,然后就遇到了注定的结局。
澳洲和 美国一次来回8次,所有的利润都被抹去了。
本想继续翻倍,但发现只要再失败就会损失巨大的50%,手都在发抖,不敢点击下单按钮。
最后丁丁放弃了。
然后我绞尽脑汁的改进这个策略。
3 扩张结构(区间两边的极端值)突破并入市经过前面策略的失败,我意识到固定区间震荡的时间很难把握,但马丁策略决定了你的尝试次数是有限的。
改变操作级别,或者根据区间的 极值采用移动区间,或者根据波动率设定区间,都无法克服上述矛盾。
最后,我发现了一个所谓的扩张结构,即在反复震荡的过程中,某个区间两边的极值会向区间外扩张。
俗称钟口。
这种区间扩张突破,往返次数相当有限!大多在5次以内,5次以外的就很少见了!这对于马丁的战略来说,简直是一个绝佳的舞台!但是,结局还是很悲惨的。
因为我的 止盈水平是一比一,随着区间极值的扩大,对止盈区间的要求越来越大。
在实际操作中,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。
其一,在未达到止盈位之前,形成了新的区间,而过去在该区间操作的结果仍然是亏损。
二是扩张得太离谱,几周几月都达不到目标。
第二种情况会导致巨额的仓位被套牢,成交太少,以至于每年的收益非常少,有时还会有巨额的利息支出。
在第一种情况下,我试着根据新的区间继续马丁策略,很快就遇到了4次扩仓后又3次扩仓的例子,巨额亏损风险又回到了策略上!总之,这个策略又失败了。
但是,如果银行没有适当的 制衡和严格的 风险控制机制,很容易 走向另一个极端。
王学兵、 刘金宝就是前车之鉴。
对于这种现象,作为同事的 何先生认为,外汇交易 是在极其 市场化的环境下进行的。
最容易赚的钱已经被 赚完了 最新一期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(CF40)青年论坛双周研讨会召开,着重讨论“ 大宗商品 价格上涨的影响及政策应对”。
多数与会专家认为,推动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供需阶段性错配,不具有可持续性,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许已经阶段性到达顶部。
在国内总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且通胀预期保持稳定的情况下,PPI向CPI的传导效率并不高,短期内通胀压力可控。
交银洪灏表示, 拜登执政期间,美国将推出雄心勃勃的 资本支出 计划。
尽管该计划在美国国会仍然存在争论,并且最终预算可能会低于最初提议的规模,但它仍将为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注入一剂强心剂。
其实,美国资本支出的 回报率自2010年见顶以来,一直在不断下降。
然而,得益于几轮货币和财政宽松刺激,该回报率自2020年中已经开始修复,甚至比拜登的“美国就业计划”的最终施行还要早。
美国的资本支出回报率可以作为衡量 全球投资实体生产设施意愿的一个代理指标。
在过去几十年里, 这一回报率与许多全球重要的资产价格显著相关。
这一全球指标还表明,未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仍将上涨。
话虽如此,周期性行业的盈利预期已开始转向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一个短期的交易指标。
从历史走势来看,盈利预期的变化与重要的市场拐点一一对应,以2007年年末、2011年年初和2018年年初最为显著。
投资者应注意,到目前为止,最容易赚的钱已经被赚完了。
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在近期一场论坛上也表明相同观点,“周期股最近表现非常火,但是我想说周期已经走到了顶部,如果说大家去买产品或者买股票的话,周期不能因为产品价格涨就去配”。
中金王汉锋也表示,从一季度及4月的宏观数据来看,中国增长可能已经开始在走弱、整体并不强。
我们重申,周期行情后续可能波动加大、结构分化。
一则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,而并非今年才开始,涨幅已经较大;二是下游需求并非强劲;第三政策不确定性已开始上升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大类资产表现方面,股市体现为结构性机会,关注高质量成长风格,逐步调低周期/商品配置,债市逐步值得关注,黄金逐步到标配并寻找机会超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