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如果 汇价(指K线)是上升的,且 高点一个比一个高, 移动平均线也是逐波排列,而 指标(MACD或KDJ 均可)是下降的,即逐波排列。
去,而高点一个比一个低,说明价格已经 偏离了指标, 这就是所谓的/顶背离/如果汇价(指K线)下跌,且 低点比其他低点低,移动平均线也是排列成一波向下,而指标(MACD或KDJ均可)是向上的,即向上移动。
,高点高于1,说明汇价已经偏离了指标,这就是所谓的/ 底背离/。
/顶背离/ 预示着上涨行情的结束,/底背离/预示着下跌行情的结束。
4.愤怒 交易者失去对情绪的控制,形成 报复性的交易操作,表现为 过度交易和过度 追单。
克服 方法。
正确认识 亏损,这是交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提高交易心理素质。
继续亏损,暂时离场,休息调整。
5.傲慢心理不 敬畏 市场,自大自负,过于自信,甚至轻视市场,必然会导致亏损。
克服方法:谦虚谨慎,敬畏市场。
止盈止损,稳扎稳打。
禁止计划外的交易。
6.敬畏因亏损而不敢下单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克服方法:树立自信,有一颗强大的心,别人能做到,我也能做到。
正确对待市场和信号。
没有百分之一的成功概率。
你必须更加努力。
焦点讨论:2013年QE 减量的历史经验 那么,从讨论QE减量和到实际开始QE减量会对市场和资产带来什么影响?我们在本文中结合2013年经验来做出梳理。
回顾来看,上一轮QE减量发生在QE3自2012年9月开始8个月之后。
具体过程为,2013年5月22日,伯南克在国会听证会中首次提及可能在未来削减QE3购买规模,进而引发市场动荡,特别是 美债 利率快速上冲,新兴大跌。
2013年12月18日FOMC会议上,美联储正式宣布QE减量 正式开始,一直到2014年10月29日FOMC会议宣布QE3正式结束。
可以看出,从开始提及QE到正式开始减量大概间隔半年时间,而从开始减量到QE正式结束大概用时10个月。
具体来看,我们发现以下一些特征,美联储最近一个月包括国债、MBS及机构债在内的净资产购买规模达1433亿美元 1)冲击 阶段:冲击最大的阶段是削减 恐慌(TaperTantrum) 预期而非正式开始减量,而其根源又主要来自超预期的意外恐慌。
时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主席在2013年5月首次暗示可能削减QE购买规模时,由于市场此前预期不足,进而导致形成恐慌。
10年美债利率反应较为剧烈,5月22日到7月初短端一个半月时间,从2%到2.7%大幅上冲70bp。
全球股市在此期间也普遍 回调,尤以部分新兴市场为主,如巴西、恒生国企和沪深300指数的回调幅度都在15%~27%。
不过,当超预期的较为恐慌的阶段过去后,对资产价格的冲击也逐渐过去,待真正QE减量开始时,反而基本没有太大反应,例如10年美债利率反而开始见顶回落。
因此,反观此次,由于前期美债利率已大幅 上行、且市场对QE减量也并没处于完全没有预期的意外状态,同时在结合美联储大概率吸取此前经验加强市场沟通,因此即便未来开始沟通QE,其冲击力度可能也不像当时那么显著。
美联储QE减量和到实际开始QE减量的历史经验 2)跨资产:股>债>大宗;美元先弱后强。
在最恐慌的阶段,由于美债利率的快速上冲,全球主要资产普遍承压,尤以比特币、部分新兴市场(如巴西、港股、A股)跌幅最大,同时黄金、铜等大宗商品也普遍回调。
相比之下,避险资产如日元、日本国债表现较好。
成长股如纳斯达克和创业板也相对领先。
而最恐慌阶段过去后,主要市场普遍反弹修复,成长股大幅走强,黄金延续跌势。
减量正式开始后,主要市场如美股延续上行,成长股依然领先,美元走强,大宗商品普遍回调,债券因利率回落而反弹。